免費服務熱線:400-8280079
當前位置: 首頁  >  環評公示

連云港市贛榆區青口河治理工程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眾參與信息公示

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信息公示

作者:信息發布員   |    欄目:環評公示    |    日期:2022-09-08    |    瀏覽38次

連云港市贛榆區青口河治理工程項目

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信息公示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令 4號)的相關要求,現將本項目環評的有關情況進行第二次公示。

一、建設項目的名稱及概要

項目名稱:連云港市贛榆區青口河治理工程

建設單位:連云港市贛榆區水利局

建設地點:連云港贛榆區青口河(小塔山水庫溢洪道末端~青口河擋潮閘段)

建設性質:新建

行業類別:E4822河湖治理及防洪設施工程建設

工程規模:根據《連云港市贛榆區青口河治理工程初步設計報告(報批稿)》(二〇二二年六月),本項目工程主要包含以下6部分內容:

①河道疏浚長度22.478km;

②堤防整治共計3.815km,其中堤防覆土加高長1.495km,新建擋浪墻共計1.14km,移動式擋浪墻0.52km;堤頂加寬0.87km;新建岸坡防護15.845km;新建、改(賠)建防汛路27.588km;

③拆建跨河交通橋1座;加固攔河閘2座、攔水堰2座;

④拆建穿堤涵閘8座、加固穿堤涵閘2座,新建過路涵洞10座,新建順堤交通橋2座,賠建交通橋2座;

⑤拆除建筑物7座,其中漫水路3處,漫水橋3座,穿堤涵洞1座;

⑥新建智慧水利、視頻監控系統等信息化工程1

二、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概述

本項目河湖整治類項目,施工期廢氣、廢水污染物達標排放,固廢零排放,隨著施工期的結束,其對環境影響隨即消失。本項目建成后運營期不涉及污染物排放。

2.1施工期環境影響及保護措施

1)大氣環境影響分析

工程施工期間的環境空氣影響主要來自工程開挖和填筑、建筑材料運輸堆放和裝卸、車輛行駛等過程中產生的揚塵,以及燃油施工機械、車輛行駛等產生的廢氣和清淤過程中產生的惡臭。隨著工程施工期的結束,大氣環境影響也隨之消失。

根據與同類工程進行類比分析,工程施工機械排放尾氣對周圍大氣環境影響很小。施工機械燃油產生的污染物不會對大氣環境質量及功能造成明顯影響。

擬設置的棄土區的底泥在脫水干化過程中會產生惡臭,經類比同類型項目可知,淤泥干化場惡臭影響范圍在50m以內。對于棄土區離居民點過近的,一是要求其加大清運頻率,做到當天開挖當天清運,不得長時間堆積;二是在靠近居民一側增加擋板,阻擋臭氣發散。底泥采用密閉式渣土運輸車輛運至贛榆區指定的棄土場進行填埋處理,運輸過程中基本不會對沿途敏感點環境空氣產生影響。隨著施工的結束,惡臭氣味將逐漸消失。

2)水環境影響分析

導流對施工河段水文情勢產生輕微影響,使得周邊承擔引水、排水功能的河道,增加了灌溉排澇壓力。工程施工期間,主要產生施工廢水、施工機械及車船等的檢修沖洗產生的含油廢水以及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這些施工污廢水若直接排放將會對區域水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需經處理達標后外排,以減輕對水環境造成的影響。此外,施工對河道底泥的攪動,也可能會造成局部水體混濁和水體中污染物含量的上升。

3)聲環境影響分析

工程施工噪聲主要來源于土方開挖、河道拓浚、混凝土澆筑、樁基施打、材料及土方運輸等施工活動。本工程施工期聲環境敏感點主要為工程河道兩側和施工區周邊的居民區,由于各聲環境敏感點距離施工場界較近,施工期噪聲對環境敏感點的影響較大,可能造成各敏感目標聲環境不同程度超標。此外,本工程運輸車輛、施工和運輸的船舶噪聲對行經沿線的聲環境也有較大影響。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噪聲的影響。

4)固體廢物影響分析

工程施工期間將產生大量棄土、施工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需妥善處置,減小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

2.2營運期環境影響分析

1)聲環境影響分析

運營期噪聲主要為一體化污水提升泵站:由工程分析可知,啟閉機工作時,其噪聲貢獻值約80dB(A),類比同類型項目,在采取基礎減振、隔聲等措施后,可降噪≥25dB(A),對周邊敏感點的貢獻值≤55dB(A),設備運行時周邊敏感點噪聲基本維持其本底值,因此,啟閉機運行不會對敏感保護目標產生不利影響,周邊敏感保護目標的噪聲影響主要來自于交通噪聲。

2)水環境影響分析

本工程實施后,青口河水質將會改善,總體來說,行洪期水質改善程度大于非行洪期,下游水質改善程度大于上游,工程實施后增大了河道流量,一方面增強了河道自凈能力,一方面上游優質水對污染物進行了稀釋。

2.3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①陸生植被

工程影響區域內主要為人工植被及次生植被,保護級植物均廣泛人工栽培,工程建設對其物種的多樣性及種群無明顯不利影響。工程完工后通過人工種植綠化樹種及防護林,可以有效地彌補工程建設對區域植被的影響,工程建設對區域植被影響較小。

②陸生動物

據調查,工程河段區域內主要有獸類、兩棲類、爬行類等陸生動物。由于人類活動頻繁,當地野生動物分布密度較小,且野生動物都具有一定的遷移能力,有較廣闊的活動棲息區域。工程開工后,大量施工人員、施工機械和車輛進入以及植被清理等工程活動,改變了區域的生態環境,棲息地喪失,迫使獸類動物遷徙,對活動能力較弱的種類可能造成損失,如蛙類、蛇類等。工程占地將減少地原有的農田、魚塘等,這將影響兩棲類及爬行類動物的生存環境。因此工程施工對工程區域陸生動物群落結構產生一定影響,數量及物種多樣性將會降低。由于工程涉及地區部分區域較小,且時間短,因此在中等和大空間尺度范圍內工程施工不會對種群數量及質量產生明顯影響。工程完工后,河道兩側的綠化及次生植被恢復后,原本遷出的陸生動物將仍會重新遷回。

③水生植物

由于本工程需要進行拓浚、新開河道、建設施工圍堰等工程,這些工程施工時會對河網區域水生生態系統的生境產生一定影響,具體表現為該工程將部分耕地、林地及草地變成了河道,將部分陸域生態變成了水域生態,生境類型發生改變。類比相關河道整治資料,新開、疏浚、施工圍堰等活動或將影響到岸邊的高等水生植被,進而會間接影響到水體中浮游生物、魚類、底棲動物。

④浮游生物

施工期間,將會形成一定范圍的懸浮物高密度區域,同時底泥懸浮物邊擴散邊沉降,使得水體懸浮物濃度增加,降低水體透明度,另一方面,施工期間由于水中懸浮顆粒的摩擦、沖擊造成浮游生物的損傷,從而造成水體浮游植物種類減少、生產力下降。浮游動物種類減少,密度下降。但是這種影響是暫時的、局部的、可逆的,隨著工程的結束,懸浮物濃度的降低,影響隨即消除。

⑤底棲動物

工程拓浚及護岸施工將造成底棲環境的較大改變,拓浚河段底棲動物將消失。但是目前工程河道底棲動物較少,底棲環境較差,河道整治過程中,污染底泥的去除、底質環境改變及河道水質的改善,為加快底棲動物的恢復,提高底棲動物的多樣性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將有利于河道水生生態環境改善。

⑥魚類

工程所在區域河道發現魚類均為當地常見魚類。工程施工部分河段采用設圍堰斷流開挖施工,阻隔魚類的活動,將破壞原有的魚類的棲息環境,造成魚類數量的損失,同時造成周圍水體懸浮物劇增,影響周邊水體魚類的生活。因此,工程施工將對魚類造成一定影響。但工程所影響的魚類均為當地常見魚類,無珍稀保護魚類,且工程施工對魚類的影響是暫時的,對當地魚類的物種結構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三、預防或者減緩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的要點

3.1施工期環境影響及保護措施

1)大氣環境保護措施

①運輸揚塵

施工運輸過程中注意正當的裝卸、運輸方法,控制車速及時定期對施工區路面進行灑水,可降低施工產生的揚塵對周圍大氣環境的影響。

②燃油廢氣

根據與同類工程進行類比分析,工程施工機械排放尾氣對周圍大氣環境影響很小。施工機械燃油產生的污染物不會對大氣環境質量及功能造成明顯影響。

③底泥惡臭

擬設置的棄土區的底泥在脫水干化過程中會產生惡臭,經類比同類型項目可知,淤泥干化場惡臭影響范圍在50m以內。對于棄土區離居民點過近的,一是要求其加大清運頻率,做到當天開挖當天清運,不得長時間堆積;二是在靠近居民一側增加擋板,阻擋臭氣發散。底泥采用密閉式渣土運輸車輛運至贛榆區指定的棄土場進行填埋處理,運輸過程中基本不會對沿途敏感點環境空氣產生影響。隨著施工的結束,惡臭氣味將逐漸消失。

2)水環境保護措施

①施工水域懸浮物控制措施

本次河道工程開挖工作量大,建設單位應嚴格控制開挖、運泥過程中的泥漿擴散,底泥不得拋至河道,施工配套泥駁必須選擇滿底運泥駁。

②施工期廢水處理措施

施工期在施工營地配套建設的污水處理措施有:施工區生產廢水處理設施、排泥場尾水處理設施等。施工期生產廢水經處理后回用施工場地。排泥場尾水經處理后達標排放。

③施工人員生活污水

施工人員主要采取租用民房居住或在施工營地居住兩種方式。推薦盡量租用民房居住,廢水產生較為分散,生活污水利用原有的衛生設備處理。廁所污水必須經過化糞池處理、食堂的含油廢水必須經隔油池處理,接入當地市政管網或委托環衛部門清運。

3)聲環境保護措施

本工程施工機械中點聲源如挖掘機、推土機等噪聲衰減達標距離晝間為2m~14m,夜間為13m~86m??紤]到本項目200m范圍內敏感保護目標分布密集,因此,施工時需要對機械作業范圍采取圍擋并加裝隔聲設施(如隔聲屏),隔聲屏可實現降噪約25dBA)。在單一施工機械施工和多個施工機械聯合施工時,周邊敏感保護目標晝間噪聲可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相應標準,夜間有不同程度的超標,因此晝間施工對周邊敏感保護目標的影響較小。由于夜間施工對周邊環境敏感點產生影響較大,因此本次環評要求禁止夜間進行施工作業。

4)固體廢物處置措施

①施工期加強疏浚底泥的跟蹤監測,防止污染因子超標影響后續的復耕或使用;

②建筑垃圾優先回收利用,定期清運;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放入統一的垃圾集中點,委托相關部門及時處理;

③施工場地含油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油,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施工船舶含油廢水按海事部門的要求,交由內河船廢作業服務單位統一處理。

本工程開挖、建筑物拆除產生的棄渣運至指定堆場;棄土送至指定棄土場;生活垃圾在經過集中收集、集中清運等措施后,基本不會對周邊環境產生大的影響。

3.2生態環境影響分析及保護措施

1)生態保護措施

為減免本工程建設對區域陸生和水生生態的影響,應采取以下防護和恢復措施:

①為降低施工對底棲動物的影響,河道拓浚應嚴格按施工要求分段進行,有利于底棲動物的遷移。

②盡量保護原來的水生植物的種類多樣性,在河道拓寬工程中盡量避免和減少對原來植物的破壞,在施工規劃及過程中,發現有名樹古木應進行標志,并進行挖掘-假植,待工程結束后進行原地或異地移植。

③對施工人員進行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禁止施工人員捕食野生動物,提高施工人員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一旦發現保護級動植物,應立即向上級報告,禁止私自處理。上級部門應聯系林業等部門,及時提出處理意見并立即采取移栽、捕捉放生等保護措施;規范施工活動,防止人為對工程范圍外土壤、植被的破壞。

④合理安排施工進度,盡量縮短施工時間,以減小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工程施工完畢,應將臨時占用的施工場地和施工臨時道路恢復原狀,并組織植被恢復。

⑤在臨時堆土區、棄土場外側設置截、排水溝,收集、疏導坡面雨水徑流,避免坡面的沖刷造成的水土流失。

2)生態恢復與補償措施

①排泥場排泥結束后,可在當地農林部門的指導下進行復綠??刹扇”韺痈餐练椒?,提高植被覆蓋率,改善排泥場的生態環境。

②工程施工完畢,將臨時占用的施工場地和施工臨時道路恢復原狀,盡快組織植被恢復。

③對工程范圍內征占用的基本農田,土地管理部門會同農業部門做好基本農田補劃方案,并報有關部門批準。

④底棲動物和魚類增殖放流:工程建設單位需對河道工程范圍進行底棲動物投放和水生植物恢復工作。

⑤人工生境營造:為緩解干法施工對施工區域水生生態的影響,種植本地挺水植物、浮葉植物和沉水植物。

3.4對生態保護目標保護對策及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布置,控制施工作業帶范圍,并在施工作業帶附近設置水源地警示標志樁,盡量減少施工擾動面積;

2)在施工過程中,測量清淤深度,無需清淤的范圍減少擾動,對取水口供水時間作詳細調查,錯開取水時間或者是避開取水高峰時間段。

3)合理安排工期,盡量避開雨季施工,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對開挖產生的土方及時轉運;

4)需嚴格控制疏浚施工作業帶范圍,減免對水源地保護區的影響;

5)實施施工期環境監理和水源地的水質監測,對施工期可能發生的水環境污染事件進行有效監控,如若發現監測數據超標,及時調整工藝,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水質達標控制;需制定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

6)禁止在靠近施工區河段區域新建與本工程有關的排放污染物的臨時工程。

四、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的要點

本項目符合連云港市總體規劃、防洪規劃和環保規劃,本項目在施工、運行階段采取環評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后,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較小。該項目屬于公益性環保整治工程,社會經濟效益明顯。該工程實施后,有效消除河道內源污染,滿足防洪規劃,大幅提升周邊生境質量;同時,本項目實施有利于提升周邊人居環境、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和區域經濟發展。本項目符合連云港市總體規劃、防洪規劃和環保規劃,本項目在施工、運行階段采取環評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后,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較小。該項目屬于公益性環保整治工程,社會經濟效益明顯。該工程實施后,有效消除河道內源污染,滿足防洪規劃,大幅提升周邊生境質量;同時,本項目實施有利于提升周邊人居環境、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和區域經濟發展。

五、征求意見查閱方式

公眾可以從即日起10個工作日內,如需要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或補充該建設項目公眾意見表的,請查閱鏈接:https://pan.baidu.com/s/127GogrZLjS0VulqEoDPIhQ?pwd=l8ca,提取碼:l8ca

--來自百度網盤超級會員V2的分享。

建設單位:連云港市贛榆區水利局

建設單位聯系人:楊忠

聯系方式:13585298775

環評單位名稱:江蘇綠源工程設計研究有限公司

單位地址:連云港市海州區晨光路2

環評單位聯系人:張工

聯系方式:18961383395

電子信箱:lyhjkj@163.com

五、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一)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

任何有環保利害關系的單位和個人。

(二)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

1、公眾對項目評價區域內的環境質量現狀的看法;

2、公眾對項目的了解情況;

3、公眾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的看法;

4、公眾對建設項目建設所持態度;

5、您對建設項目建設的態度以及對建設項目在環境管理和環境保護方面的要求和意見。

六、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若您對項目有什么意見和看法,請于公示之日起十日內,通過信函、傳真、電子郵件的方式,將填寫的公眾意見表提交建設單位。

連云港市贛榆區水利局


評論圖片
用戶:
評論:
    
各种少妇激情裸舞视频-国内精品久久久久av福利秒拍-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欧美激情乱人伦